骨科手术后,为什么医生总让我“动起来”?

时间:2025-11-05 浏览量:952 来源: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 作者:闫挺

“伤筋动骨一百天”---在我们的传统认知里,做大手术尤其是骨科手术后就需要长期卧床“静养”。然而,这一古老观念正被全新的科学证据所刷新。长期的卧床非但不是康复的捷径,反而会带来一系列风险。现代外科推崇的 “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其核心正是通过一系列优化措施,减少手术应激和并发症,从而让患者更快、更好地恢复。

为什么要“违背传统”,急着让你“动起来”?

让你早期活动,并非不关心你的疼痛,恰恰相反,是为了用最安全的方式,为你赢得最大的健康收益。这背后的科学道理,主要有以下几点:

预防“沉默的杀手”——血栓

手术后身体处于高凝状态,再加之卧床不动,下肢静脉血液流速会变慢,极易形成深静脉血栓(DVT)。一旦血栓脱落,随血流到达肺部,就可能引发致命的肺栓塞。而早期活动,是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血栓最自然、最有效的方式。

守护你的呼吸——预防肺部感染

长期卧床会使肺部扩张不全,痰液容易堆积在肺底,大大增加坠积性肺炎的风险。尤其是老年患者,一次肺部感染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早期坐起、站立和行走,能让你进行充分的深呼吸,有效扩张肺泡,帮助排痰,保持肺部干净。

维持肌肉力量,避免“废用性萎缩”

肌肉遵循“用进废退”的原则。长时间卧床会使肌肉松弛、力量下降,出现废用性的肌肉萎缩及骨质疏松,让后期康复更加困难。早期活动,哪怕只是站立和慢走,也是在告诉你的肌肉:“别偷懒,我们还需要你!”

促进胃肠蠕动,尽快恢复“元气”

麻醉和术后止痛药物的使用,会抑制肠道功能,导致腹胀、便秘。早期下床活动,是促进肠道蠕动的最佳方式之一,能有效促进排气、排便,让你早日恢复正常饮食,为康复提供营养支持。

“动起来”不等于“蛮干”——科学与循序渐进是核心

请注意,这里所说的“早期活动”,是在医生和康复师指导下的、科学的、循序渐进的活动,绝非让您去搬重物或进行体育锻炼等剧烈运动。

一个典型的ERAS流程可能是这样的:

术后6-8小时内:在护士帮助下,于床上进行踝泵练习(勾脚尖、绷脚尖),这被称为“第二心脏”,对预防血栓至关重要。

术后第1天:在佩戴好支具的情况下,由医护人员或家属辅助,从摇高床头开始适应,然后坐于床沿,再尝试站立及短距离行走。

术后第2天及以后:逐渐增加行走的距离和频率,从病房内走到走廊里,并学习正确的起床、卧床姿势。

因此,当骨科医生催促您“动起来”时,请理解这并非不近人情,而是旨在为您谋求最佳远期效果的精心安排。同时需注意的是,ERAS流程也不是适用于所有疾病或病人群体,需由主管医生根据具体的病情决定。

急救电话:0813-120  预约挂号电话:0813-2401126、0813-2401026 投诉电话:2300337
联系电话(传真):0813-2201981  电子邮箱:zg_120@126.com 咨询电话:0813-2102560

南湖总院: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紫薇路1331号  檀木林院区: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檀木林街19号 汇东院区: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丹桂大街400号
办公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

蜀ICP备13006683号-1Copyright © 2002-2025 四川省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 自贡市急救中心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附属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