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了解登革热:症状、预防与治疗时间:2025-08-06 浏览量:981 来源: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 作者:1.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由登革病毒(DENV)引起,主要通过伊蚊(Aedes mosquito,如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它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尤其在东南亚、拉丁美洲和非洲较为常见。 传播途径: 主要传播者:雌性伊蚊(白天叮咬活跃,尤其是清晨和傍晚)。 不会人传人,但蚊子叮咬感染者后,再叮咬健康人就会传播病毒。 2.登革热的症状 登革热的潜伏期通常为4-10天,症状轻重不一,可分为三种类型: (1)典型登革热(轻症) 突发高烧(39-40℃),持续2-7天 剧烈头痛、眼球后疼痛 肌肉和关节痛(俗称“断骨热”) 皮疹(发病后3-4天出现,类似麻疹) 恶心、呕吐、乏力 (2)登革出血热(重症,DHF) 除典型症状外,还可能出现: 出血倾向(牙龈出血、鼻出血、皮下瘀斑) 血小板减少(易导致内出血) 血浆渗漏(可能引发休克) (3)登革休克综合征(DSS,最危险) 血压骤降、脉搏微弱 器官衰竭,甚至死亡(死亡率可达20%以上) 高危人群:儿童、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及二次感染者(不同血清型重复感染风险更高)。 3.如何诊断和治疗? 诊断方法: 血常规检查:血小板减少、白细胞降低。 NS1抗原检测(发病早期)。 抗体检测(IgM/IgG)(发病5天后)。 治疗方法: 目前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采取支持性治疗: 退烧止痛:可用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但避免使用阿司匹林、布洛芬(可能加重出血)。 补液:多喝水,严重时需静脉输液。 重症监护:如出现出血或休克,需住院治疗。 4.如何预防登革热? (1)防蚊灭蚊 清除积水:伊蚊在静止清水中繁殖(如花盆、轮胎、瓶罐)。 使用蚊帐、纱窗,尤其是白天防蚊。 驱蚊剂:含避蚊胺(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的产品。 (2)社区防控 政府开展灭蚊喷雾、清理卫生死角。 疫情高发期减少户外活动。 (3)疫苗情况 目前已有登革热疫苗(如Dengvaxia),但适用人群有限(部分国家批准用于9-45岁曾感染者),接种前需咨询医生。 5.登革热的流行趋势 全球每年约1亿人感染,其中约2.5万例死亡(WHO数据)。 气候变暖使伊蚊分布范围扩大,欧洲、北美等非传统流行区也出现病例。 6.总结 登革热可防可控,关键在灭蚊、防叮咬。 出现高烧、头痛、出血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避免自行服用阿司匹林,防止加重出血风险。 预防胜于治疗!保持环境清洁,减少蚊虫滋生,是抵御登革热的最佳方式。 |
急救电话:0813-120 预约挂号电话:0813-2401126、0813-2401026 投诉电话:2300337 联系电话(传真):0813-2201981 电子邮箱:zg_120@126.com
檀木林院区: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檀木林街19号 汇东院区: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丹桂大街400号
办公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
蜀ICP备13006683号-1Copyright © 2002-2025 四川省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 自贡市急救中心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附属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