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骨折到强韧:骨质疏松伴有病理骨折患者的全流程管理知多少时间:2025-11-11 浏览量:585 来源: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 作者:当一位骨质疏松患者因为一次轻微的摔倒,甚至只是一个弯腰、咳嗽就发生骨折时,这绝非一次普通的损伤。这被称为“骨质疏松性骨折”或“病理骨折”,它是骨骼强度下降的明确信号,意味着骨质疏松症已经进入了需要严肃对待的阶段。 面对这样的骨折,治疗本身只是一个开始。一个科学、系统、全流程的管理方案,不仅是治愈本次骨折的关键,更是预防下一次骨折、重建骨骼健康、提升生活质量的根本。 第一阶段:急性期治疗——稳定与缓解 当病理骨折发生时,首要任务是处理急性损伤。 1.精准诊断与评估: 影像学检查:X线片是初步诊断骨折的首选。有时为了更清晰地显示骨折线或评估复杂情况,可能需要CT扫描。MRI则有助于判断骨折是否为新鲜骨折,并排除其他病因。 骨密度检测:通过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XA)定量评估骨密度,明确骨质疏松的严重程度,为后续长期用药提供依据。 实验室检查:抽血检查血钙、磷、碱性磷酸酶、维生素D水平以及骨转换标志物等,以排除继发性骨质疏松,并评估骨骼的代谢状态。 2.骨折本身的处理: 保守治疗:对于无明显移位、稳定的骨折,可采用石膏、支具外固定,并配合镇痛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对于不稳定、移位明显或发生在髋部、脊柱等关键部位的骨折,手术往往是更好的选择。现代骨科技术,如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凸成形术(用于脊柱压缩性骨折) 和髓内钉、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等,可以迅速稳定骨折、缓解疼痛、允许早期活动,极大减少长期卧床的并发症。 第二阶段:康复与功能重建——动起来,才能好起来 很多人认为骨折后要“静养”,但对于骨质疏松患者而言,在医生指导下的早期、科学康复至关重要。 1.疼痛管理: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控制疼痛,为康复锻炼创造条件。 2.物理治疗: 早期:在卧床期间,即可开始进行未受伤肢体的主动活动,以及受伤肢体的肌肉等长收缩(不移动关节的肌肉绷紧放松),预防肌肉萎缩和血栓。 中期: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在康复师指导下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肌力强化训练。 后期:进行平衡训练(如太极拳)、负重训练和功能性训练,以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并降低再次跌倒的风险。 3.营养支持——为骨骼“添砖加瓦”: 钙:是骨骼的“砖石”。每日推荐摄入量为1000-1200毫克。来源包括奶制品、豆制品、深绿色蔬菜等,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钙剂。 维生素D:是钙的“搬运工”。它能促进肠道钙吸收。每日推荐摄入量为800-1000国际单位。多晒太阳和食用富含脂肪的鱼类是好方法,但绝大多数患者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制剂。 蛋白质:是骨骼的“钢筋网”。充足的优质蛋白(如鱼、蛋、瘦肉)摄入有助于骨折愈合和肌肉合成。 第三阶段:长期药物干预——从根本上强化骨骼 治疗骨折而不治疗骨质疏松,就如同修补一堵不断风化的墙而不解决风化原因一样。药物治疗是阻断病情进展的核心。 1.基础治疗:即“钙+维生素D”,这是所有药物治疗的基石,必须长期坚持。 2.抗骨吸收药物: 双膦酸盐类(如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是目前的一线选择,能有效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缓骨量流失。 RANKL抑制剂(地舒单抗):是一种皮下注射药物,效果强效,需每半年注射一次。 促骨形成药物: 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如特立帕肽):能刺激成骨细胞,促进新骨生成,适用于严重骨质疏松患者。 其他机制药物: 罗莫索单抗:具有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的双重作用,但使用时间有限制。 第四阶段:生活方式管理与跌倒预防——构筑最后一道防线 1.戒除不良习惯:戒烟、限酒,减少咖啡因和过量盐分的摄入,这些都会加速钙质流失。 2.营造安全环境:保持家中地面干燥、整洁,移除地毯边缘等绊脚物。浴室、走廊安装扶手,使用防滑垫。保证室内光线充足,夜间起夜时开灯。 3.选择合适辅具:如有需要,使用手杖或助行器,增加行走时的稳定性。 4.穿着合脚防滑的鞋子。 第五阶段:定期随访与监测——终身管理的保障 骨质疏松是一种慢性病,需要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进行长期管理。 1.定期复查骨密度:一般建议在开始药物治疗后1~2年复查一次DXA,评估疗效。 2.监测骨转换标志物:可以更早地(如用药后3个月)反映药物是否起效。 3.与医生保持沟通:及时反馈用药后的感受、任何不适或新出现的问题,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管理一位伴有病理骨折的骨质疏松患者,绝非单一科室医生能独立完成。它需要一个以患者为中心,由骨科医生、内分泌科医生、康复治疗师、营养师、护士以及患者和家人共同组成的团队紧密协作。 从急性期的精准施治,到康复期的功能重塑,再到长期的药物巩固和生活方式干预,每一个环节都环环相扣。一次病理骨折,是一次严厉的警告,但更是一个做出改变的契机。通过系统、全流程的科学管理,您完全可以打破“骨折-卧床-骨量流失-再骨折”的恶性循环,重新拥有强韧的骨骼和高质量的生活。
|
急救电话:0813-120 预约挂号电话:0813-2401126、0813-2401026 投诉电话:2300337
联系电话(传真):0813-2201981 电子邮箱:zg_120@126.com 咨询电话:0813-2102560
南湖总院: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紫薇路1331号 檀木林院区: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檀木林街19号 汇东院区: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丹桂大街400号
办公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
蜀ICP备13006683号-1Copyright © 2002-2025 四川省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 自贡市急救中心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附属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