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关节疼痛,小心“网球肘”

作者:张进 时间:2024-12-09

什么是网球肘?

“网球肘”,学名肱骨外上髁炎,主要表现为肱骨外上髁部局限性压痛。

肱骨外上髁炎是因外伤、慢性劳损导致的前臂部分肌肉与肱骨外上髁连接处的无菌性疾病,其实质是肌腱组织的退行性改变。

临床常表现为患者用力抓握和提举物体时引起的肘部外侧疼痛。 

肱骨外上髁炎常见于30岁到50岁的个体,无性别差异。发病与劳力或优势手侧无关;然而,它与使用球拍的体育活动的表现有关。

“网球肘”患者在做伸腕关节或者前臂旋转等某些特定动作时,如挥舞手臂、拧毛巾、打羽毛球,打网球时,疼痛会明显加重,但疼痛不影响肘关节的活动范围。因好发于网球运动员,故也被称为“网球肘”。

网球肘典型症状是什么?

1.疼痛

疼痛位置在肘关节外侧,初期,做某动作时才出现疼痛,但休息后可缓解,之后可发展为持续性疼痛,触摸肘部可有压痛或疼痛加重,可扩散到上臂和前臂;握拳、抓物或拧毛巾时疼痛加重;部分患者在肘部劳累、阴雨天疼痛加重。

麻木

肘关节及前臂外侧,可出现麻木或感觉异常;晨起肘关节僵滞,但活动无限制。

3.握物无力

握物时容易失手,尤其当前臂旋前时握力明显减弱。

4.压痛

多在肱骨外上髁、肱桡关节背侧、肱骨小头下缘前面及桡骨小头周围有压痛;局部无肿胀或轻微肿胀。

网球肘是怎么造成的?

目前,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病因学上普遍认为,桡侧腕短伸肌和伸肌总腱的肌腱过度负荷及劳损是诱发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的关键因素。网球、乒乓球、羽毛球等挥拍运动是引起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的常见运动。

此外,钢琴表演家、打字员或手腕工作者等长期从事繁重且单一体力活动者也是肱骨外上髁炎的好发人群,其发病与桡侧腕短伸肌负荷增加致肌腱慢性劳损有关。随着深人研究发现,除了肘关节运动外,基因表达(遗传因素)和高血糖也被证实是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的高危因素。

网球肘如何诊断?

伸肌肌腱牵拉试验(Mills征)阳性对于“网球肘”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检查方法:患者肘伸直,握拳、屈腕,然后将前臂旋前,此时诱发肘外侧疼痛则为阳性。或者在患者前臂旋前位时,医生作对抗外力的旋后运动,如果发生肘外侧疼痛也为阳性。

网球肘的治疗

急性损伤时遵循PRICE原则

保护(Protection):应立即停止活动、保护受伤的部位,避免受伤部位二次受伤或负重。

休息(Rest):在受伤后进行充分的休息,保护肌肉、跟腱和其他组织,防止伤势恶化。必要时用支具将前臂伸肌固定在休息位,限制其活动。

冰敷(Ice):冰敷可以在短时间内起到止痛作用、并使血管收缩、减缓受伤部位血液流通而达到消肿作用。

压迫(Compression):压迫通常在受伤后进行,持续24至48小时。

抬高(Elevation):使受伤部位高于心脏,可以借助垫子或吊腕带实现抬高。

1.超声波疗法

超声波能够加速人体局部组织的血流流动,改善血液循环,加强组织修复能力,增强结缔组织延展性,从而减轻或缓解疼痛。

2.冲击波疗法

通过机械压力效应和空化效应可以松解组织粘连,改善组织微循环,加速代谢分解产物的消除,促进炎症消退,还具有止痛效应。

3.针灸与针刀治疗

针灸治疗有调理气血、疏经活络的作用,可进一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作用。

4.手法按摩

针对痛点及紧张肌肉进行手法松解,可缓解疼痛,促进康复。

5.其他方法

如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局部注射等均可以缓解疼痛。对于顽固性的网球肘患者,则可以考虑进行PRP疗法、手术治疗等。


参考文献

[1]郭倩,谢思羽,谢辉,等.中西医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研究进展[J].中国疗养医学,2024,33(10):54-58.DOI:10.13517/j.cnki.ccm.2024.10.011.

[2]周生伟,杨智.超声在肱骨外上髁炎诊治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24,21(09):180-184.

[3]尹航,董博,康武林,等.肱骨外上髁炎中西医治疗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2022,24(03):132-136.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22.03.029.

[4]杨梦琪,赵明宇,张向东.肱骨外上髁炎的外治疗法现状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2021,30(11):1154-1157.DOI:10.13517/j.cnki.ccm.2021.1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