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日是
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
今年我国宣传活动主题为
“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
旨在强调艾滋病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
全社会要共同参与,
社会各方力量凝心聚力,目标一致,
共同抗击艾滋病,
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那到底什么是艾滋病呢?
我们准备了一些艾滋病的小知识,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HIV)而引起的。
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外表上看不出来,但具有传染性!
艾滋病传播途径
性传播
这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艾滋病传播途径。性伴侣越多,感染艾滋病的机会越大。
母婴传播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通过怀孕、生孩子过程和喂奶也可能会把艾滋病病毒传给胎儿或婴儿。
血液传播
输入感染了HIV的血液或血液制品;静脉药瘾者共用受HIV污染的、未消毒的针头及注射器;共用其他医疗器械或生活用具(如与感染者共用牙刷、剃刀)也可能经破损处传染。
艾滋病“五大防线”
防线一:规范性行为
保持安全的性行为,保持固定的性伴侣,正确使用安全套等。
防线二:阻断母婴传播
怀孕前进行艾滋病检查,如果感染艾滋病病毒,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决定是否终止妊娠,督促建议接受抗病毒治疗,避免胎儿感染。
防线三:正规医院治疗
在正规医院就诊,使用规范的消毒杀菌工具,避免血液传播艾滋病病毒。
防线四:避免血液接触
不共用或借用牙刷、剃须刀、针具、吸毒等易暴露血液的高危行为。
防线五:及时服用阻断药
未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员在暴露于高感染风险后,及早(不超过72h)服用特定的抗病毒药物,降低感染风险,服药越早,阻断效果越好,坚持服用28天。
知艾防艾远离艾
艾滋病防治措施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知艾防艾远离艾滋!
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首先是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其次是正确使用避孕套。使用避孕套不仅可以避免怀孕,还可以预防性病和艾滋病。发生了不安全的性行为,怀疑自己可能感染艾滋病,应在医生评估和指导下、于72小时内尽早使用阻断药,可有效减少感染风险。
共用注射器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必要时,使用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合格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并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经过严格消毒的器具。
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及时采取母婴阻断、减少产时损伤性操作、避免母乳喂养等预防措施,可大大降低胎儿、婴儿被感染的可能性。
发生了不安全的性行为,检测可以及早发现自己是否感染艾滋病。
●食物、饮水、空气
●公共场所的一般接触,如:同在一个教室上课,各种公共交通工具的座位、扶手,办公室的办公用品,工厂车间的工具,在影剧院、商场、游冰池等场所的一般活动。
●礼节性、拥抱、握手。
●公用马桶、浴缸。
●蚊虫叮咬。
●纸币、硬币、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