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心脏大事开不得玩笑,抽烟喝酒、肥胖等人要小心!

作者: 时间:2024-12-03
    在我们的身体里,心脏是最忠实的伙伴,它每分每秒都在默默地跳动,维持着生命的节奏。然而,有时这个忠诚的伙伴也会出现异常的律动,就像是在演奏一首不和谐的乐章。心房颤动,这个看似陌生的医学名词,实际上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它悄悄地影响着许多人的生活。
    今天,市四医院心血管内科的陈华医生就要来给我们揭秘心房颤动的真相,一起探索这个心跳秘密的挑战与应对之道。


什么是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指心房内不规则的电活动导致的心跳节律紊乱。正常的窦性心律每分钟跳动60到100次,而房颤时心率可能高达每分钟300次以上。这种不规则的心跳不仅让人感到不适,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约有1200万房颤患者。由于约1/3的患者漏诊,我国实际房颤患者数应高于上述数字。


房颤的症状与影响有哪些?

    房颤的症状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完全没有感觉,而有些人可能会感到心跳加速、心悸、胸闷、气短,甚至可能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长期来看,房颤可能导致心脏衰竭、血栓形成、中风等严重后果。因此,及早识别和治疗房颤至关重要。

房颤的成因与危险因素有哪些?

    虽然确切的成因尚不完全清楚,但房颤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年龄、性别、遗传、生活方式等。随着年龄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也会增加。此外,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过度饮酒、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也是房颤的重要风险因素。

如何预防和治疗房颤?

    预防和治疗房颤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均衡饮食、适度运动等,都有助于降低房颤的风险。对于已经确诊的房颤患者,医生可能会采取药物治疗、电复律、射频消融术等方法来控制心率和减少发作频率。其中,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导管在心脏内产生热能,破坏引起房颤的异常电信号,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这种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是治疗房颤的一种重要手段。此外,抗凝治疗也是预防血栓形成的重要手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房颤的治疗也在不断进步,脉冲电场消融(PFA)就是近年来出现的治疗房颤的黑科技,PFA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非热效应电场技术,通过对组织形成不可逆的穿透性损伤,达到非热消融的目的,可以理解为“电”消融,可降低周围组织损伤风险,具有出色的安全性,消融成功率比传统射频消融技术更加优异,同时大大降低了房颤的复发率,市四医院心血管内科电生理团队已成功完成数例PFA治疗。

科室介绍
    实际开放床位120张,是自贡市临床重点专科,是首批通过国家卫生部心脏介入准入的科室,是中国心血管基层医师培训示范中心,也是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协同网络成员单位。是四川罕见病联盟单位,是标准化房颤中心建设单位,国家级标准版胸痛中心,国家级标准版心衰中心建设单位,也是川南地区首家成为国家级瓣膜建设中心的心内科。
    科室有博士1人,博士后1人,研究生导师1人,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8人,研究生11人。2023年6月,科室引进罗裕博士为科主任,他曾任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冠脉中心行政副主任,分院执行主任,是中国介入心脏病大会、东方会、长城会等大会主席团成员。在复杂冠心病介入治疗,瓣膜病介入,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高血压,晕厥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手术和临床经验。

门诊排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