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就诊的骨关节炎患者中,有不少人同张女士一样因为错误的锻炼方法而适得其反,我们就来看一看膝骨关节炎有哪些误区:
误区一 爬山爬楼对老年人的膝盖有益
PS:膝关节在双脚着地静止时受力是人体体重的0.43倍,行走时是体重的3.02倍,上楼时可达到体重的4.25倍,所以,上楼或爬山时,关节负重是正常的4~5倍。
误区二 锻炼可以磨骨刺,药物可以溶解骨刺
PS:骨刺即增生的骨质,是关节软骨退化产生,一旦发生是不会随着锻炼而消失,也没有让骨刺溶解的药物,切不可病急乱投医。过量的锻炼反而会加重骨关节炎,刺激骨刺继续生长。
误区三 骨关节炎患者不能运动,会加重病情
PS:正确适当的锻炼可预防或减慢骨关节炎进程,不正确过度的锻炼可加重病情。比如游泳、散步、仰卧直腿抬高或抗阻力训练、不负重位关节屈伸活动都可做。骨关节炎患者应该从小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如锻炼后关节有持续疼痛,则应该降低锻炼强度和缩短锻炼时间。锻炼应在专业人员指导线下进行。
误区四 盲目按风湿治疗
PS: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是长期的,患者需应用非激素类抗炎药止痛,还要应用控制病情的药物。这些药物除了治病作用以外,还有许多不良反应,如对血液系统的影响,对肝、肾的毒性作用等。因此,万不可在确诊之前主观臆测自己的病症求医。
误区五 盲目补充微量元素(钙、锌等)
PS:补充微量元素对病情有一定帮助,如补钙对骨质疏松有益处。但骨性关节炎的病因并非是缺微量元素,所以补充微量元素没有直接的治疗作用。
误区六 长期仅对“症”治疗
PS:许多患者长期服用非激素类抗炎药以镇痛,这类药物无疑在减轻病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它们也有许多对身体的不利影响,如肝、肾功能损害,消化道溃疡和出血,血液、神经系统影响及股骨头坏死等。
(本文转载于《中国家庭报》,作者为我科主任刘世伟和康复治疗师舒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