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儿童流感的常见问题及解答,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和应对:
流感与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
症状差异:
流感:突发高热(38.5℃以上)、寒战、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可能伴随咳嗽、喉咙痛、流涕。
普通感冒:症状较轻,以鼻塞、流涕、打喷嚏为主,发热较少或低热。
病程:流感恢复需1-2周,感冒通常3-5天好转。
传染性:流感传染性更强,易引发聚集性病例。
流感是如何传播的?
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咳嗽、打喷嚏)。
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如玩具、门把手)。
高发季节:冬春季为主,但全年可能散发。
孩子得了流感如何治疗?
抗病毒药物:
奥司他韦(如达菲):48小时内服用效果最佳,需遵医嘱。
其他药物:帕拉米韦、扎那米韦(根据年龄选择)。
对症处理:
退烧:对乙酰氨基酚(3月龄以上)或布洛芬(6月龄以上)。
多喝水、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禁用药物:
避免擅自使用抗生素(流感是病毒引起)。
儿童禁用阿司匹林(可能引发瑞氏综合征)。
何时需立即就医?
出现以下情况应尽快就诊:
持续高热超过3天,退烧药无效。
呼吸急促、呼吸困难、胸痛。
精神萎靡、嗜睡或异常烦躁。
呕吐频繁、脱水(尿量减少、口干)。
原有基础疾病(如哮喘、心脏病)加重。
如何预防儿童流感?
疫苗接种:
最佳时间:每年流感季前(9-11月)。
适用年龄:6月龄以上儿童均可接种。
禁忌:对疫苗成分过敏或严重鸡蛋过敏者避免。
日常防护:
勤洗手,避免用手摸眼、口、鼻。
流感高发期减少去人群密集场所。
家中保持通风,玩具定期清洁。
家庭成员患病时佩戴口罩,避免接触儿童。
流感可能引发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
肺炎(最常见)、中耳炎、心肌炎。
神经系统并发症:脑炎、脑病(罕见但危险)。
高风险儿童:
5岁以下(尤其是2岁以下)、早产儿、有慢性病(如哮喘、糖尿病)或免疫力低下儿童。
孩子退烧后多久可以返校?
隔离建议:
症状消失后(退烧24小时以上),通常需居家隔离1周。
流感病毒可能在症状缓解后仍传播5-7天。
哺乳期妈妈得了流感可以喂奶吗?
可以哺乳:流感病毒不通过乳汁传播,母乳中的抗体能帮助婴儿抵抗病毒。
注意事项:哺乳时佩戴口罩,避免亲吻宝宝,勤洗手。
饮食护理建议
宜:清淡易消化食物(粥、面条)、多喝水、适量水果。
忌:油腻、辛辣、甜食(可能加重咳嗽)。
误区澄清
误区1:“流感疫苗会导致流感。”
真相:疫苗为灭活病毒,不会引发感染,可能出现轻微发热(正常免疫反应)。
误区2:“孩子发烧必须马上吃退烧药。”
真相:若体温<38.5℃且精神状态好,可先物理降温(温水擦浴)。
重要提示:流感对儿童威胁较大,若症状加重或持续不缓解,请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